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万历风云录章节目录 > 第五百八十节 战前会议

第五百八十节 战前会议(2/2)

万历风云录作者:玉泉居士 2020-01-04 15:39
,自己斥候死了那么多人,贡嘎又从敌人身上收集到了如此多的情报,肯定不能掩盖下去,必须要提请上面的重视,以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这是斥候的责任,同时也要让上面的直属领导明白,不是自己指挥不利,而是敌人太过强大。

    可惜贡嘎的这番心意完全是明珠暗投,当他找到巴雅尔的时候,被对方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大骂一顿,还借口作战不利,狠狠抽打了他二十鞭子,他这才发现,自己完全是自讨没趣。平日里贡嘎同大王子德力格尔走的相当近,乃是他的亲近下属,也是直辖大王子的本部管理,可是这次出征,他们却划归给了二王子统领,不整治你,整治谁?

    不但整治还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命令贡嘎第二天的斥候战必须拿出敌人两百颗人头作为今天战损的恕罪。气的贡嘎都不知道说什么,斥候,斥候,是干什么的?哪是侦察敌情,遮蔽战场信息的,他们的专业不是杀敌,而是刺探情报,所以都是轻甲,甚至无甲,就是为了能够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刺探到敌人的军情,然后送回来。

    要不然也不会面对敌人绝对优势的装备,损失这么大了。眼下,自己手下这些精英战士,居然被当成正面对敌使用,要同敌人互砍,这不是胡来,要让自己去送死?嘿,既然你巴雅尔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

    回去之后,贡嘎将随军的二百奴隶皆斩,然后作为军功上交,从此不再提敌人的强悍之事,对于手下斥候畏惧心态,出工不出力,也只睁一只眼闭一眼的不声不语,省得到时候自己费尽心机,反而没个好字,到落个了一身的骚气。

    其实贡嘎却不知道,这次大王子、二王子军中体系的人员相互调动,是乌丹王一手完成,不仅仅是他这个斥候队如此,还有很多其他的军队也是一样。乌丹王从出征开始,就没有将青年城放在眼中,在他看来,血奴刺杀的事件,恐怕比出战青年军更加严重,一贯畏惧死亡,珍惜性命的他,愈发的因为恐惧,而做出了很多对外人来说无法理解的举动。

    当然外人不理解,并不代表他自己不理解。因为老大、老二日趋白热化的争斗,直接关乎着他屁股下面的王座的丢失。战败青年军,科尔沁人可以逃到别的地方去放牧,繁养生息,反正青年军绝对不敢占据草原,因为那样会侵害了其他蒙古族的利益,必然遭到群起攻击的下场,所以最终只能乖乖退回去。但是如果自己的王位被人夺去,恐怕最后自己这个乌丹王的结果就相当悲惨了,你就是想囚禁苟活都是不可能的,死绝对是唯一的出路。

    因此,从内心深处来说,乌丹王对于内部的提防,更加要高过外部。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知道之下,他想出来让巴雅尔、德力格尔的队伍一部分精锐队伍互相调换的决定。这样想来在战争之中,他们二人原本就是对头,互相掌控了对方的部队之后,怎么可能不借机清洗,惩戒一番呢,这样他这个王坐在中间,进行调解,左右逢源,既能够将某些忠于这两个儿子的将领清除出去,又可以坐收渔翁之利,等到两边斗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借口战争来临,将所有的军权全部收归自己所有,掌控起来,如此今后的王位必然稳若磐石

    所以自然,贡嘎这种平日里同德力格尔走的近的属下第一个倒霉,巴雅尔恨不得对方死的越多越好,手下的力量被削弱的更多,他躲在被窝里都会偷笑,又哪里会管对方的生与死,活着又或是不活着呢?至于青年军么,呵呵,自己不是人数比对方多处数倍么?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担心的,想来最终胜利一定是属于科尔沁的。

    倒是王位的争夺么,绝对不能允许半点忽视。要知道,哪怕就是他巴雅尔秉正持公,那又如何?你能担保德力格尔哪小子能够对自己的手下高抬贵手不成?既然如此,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主动削弱对方的势力,不管如何两方能够达成一种均衡的态势,日后王位总还是有希望的,还是有主动争夺的力量和基础。

    要不然,一旦让对手独大之后,自己就没有了出路,到了那个时候,失败者的下场恐怕不仅仅是失败,性命、家族、甚至是亲朋好友都要受到株连,如此,你叫巴雅尔怎么可能面对德力格尔的属下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呢?肯定是不惜一切打击对方的势力为第一要素么。

    在这种状况延续之下,整个科尔沁部落在出征的初期,就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情绪之中,有分裂,有对立,有清洗,有仇恨,就是没有同生共死,一致对外的士气,而这股气氛让整个军中涂抹上了一层阴影的色彩,这不能不让人感叹,对于强大的势力来说,内部的分裂永远是最先促使整个集体崩溃的先决条件。

    与之相反,青年军行进了八十里之后,扎营下来,召开了第一次前指作战会议。如果用现代某党的大会所言,这次的会议是光辉的,是伟大的,是具有前瞻性的,同时也是和谐的,与时俱进的,代表着正确路线的会议。(就是哪即将召开的大会,大家懂的)

    当然伟光正不是这次前指会议的主要宗旨,而是具体详细划分了作战任务,进行了作战部署,并且针对敌人的作战思路,模拟出了几套不完整的方案,再进行沙盘推演,而一众将军们更多的是听,是思考,这次前指作战会议的主角也不是过往的龙致远主持,而是青年军的参谋部主持,由他们提出方案,做出各种假设和推演,其将军们则是根据自己属下的实际情况做出问询和质疑,对各种战术作业提出辅助的建设性意见,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这种作战思路和方式,让在一边仔细观察的李雨柔、李重山二人看的目瞪口呆。一个个年轻的参谋唱主角,这还要大帅干什么?这也太没有上位者的尊严了吧,要是在李家军中,恐怕像青年军参谋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角色,估摸着没两下要么被自己的爷爷踢出军队体系,要么就被直接砍了脑袋,以示帅威,没有统帅威严的军队,如何做到令行禁止呢?而没有办法做到令行禁止的部队,又怎么可能打赢打仗?

    要知道,从小对他们进行的战争概念的灌输,就是战争就是用最少的死人,去换去敌人最大死人,而夺取最终的胜利。人性都是自私的,既然要死人,就涉及到生存的本能,没有人希望自己去死,总是希望别人比自己先死;

    如此没有了严酷的军法,没有了统帅的威势,怎么能压服别人去冲杀,去迎接死亡呢?如此真要和敌人死斗起来,又怎么能够保持军队的坚定和一往无前的气势呢?这点让从小受大明传统军事教育出身,家学渊源的李雨柔、李重山二人想破头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他们偷眼向龙致远看去,这位年轻轻就掌握了数万兵力的统帅,对眼前这种局面并没有什么不满的面色,只是不停的拿一只铅笔在纸上面写着些什么,不时抬头看一看沙盘,又或是军中将领们的反应,眼中睿智的神光不时闪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