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李定国扬威缅甸2
《明朝第一驸马》作者:幻龙影虎 2020-01-07 09:39
一月十五日,塔尼河畔黑云滚滚,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河水咆哮,明军和部分暹罗军借老天的掩护把一万步兵、三千骑兵都集中到岸边。正巧破晓之前雨过天晴,风平浪静。
执行这次渡河作战的艾能奇对李定国说道:“二哥,我渡河之后,如果他隆只率领缅甸军部队的一部分攻击你们,而把另一部分留下防守河岸,而且还留下大象时,那你就不要动,如果他隆率领他的全部大象向我攻击,只有少量军队防守河岸,那你就可以全力渡河。因为马匹最怕的就是大象,其余兵力不会给我们造成多大麻烦。”
李定国为艾能奇整了整衣冠,说道:“三弟,多加小心啊。实在不行就退回来,我们从长计议,况且北面还有吴三桂的兵马呢!”
艾能奇笑道:“这样的大功怎么能让吴三桂抢了?我去去就来。”
因为隔着林木茂密的小岛,缅甸哨兵没有发觉。但是,当明军绕过这个小岛,就毫无遮掩,完全暴露了,缅甸哨兵发现敌人真的来了,立即飞马驰去向他隆报告。这时,艾能奇第一个下船登岸,其余的步兵、骑兵随后也陆续下了船,艾能奇把部队排列好,以战斗队形向前推行。哪知明军前进不远,猛然发现面前又是一条宽阔的江面。仔细搜索才发现原来这不是塔尼河东岸,只是塔尼河中又一个更大的江心洲罢了。由于地形不熟,这个岛又大,因而明军把它和东岸混淆起来了。
“混账~~你们暹罗人常年与缅甸人交战,难道不知道地形吗?”艾能奇一把揪过暹罗军将军托尼贾贾,大声喝骂道托尼贾贾一脸委屈,说道:“我常年镇守南方,没有与缅甸人交战过,天朝将军实在是冤枉我了。”
艾能奇无奈,眼见前功尽弃,暗暗叫苦不迭。如果完不成渡河任务而不得不从头再来一遍,那就要费大劲。“拿长矛来。”艾能奇从一个暹罗人手里拿来一只长矛,插向水中试探深浅。还好,那个岛和塔尼河东岸之间的水道倒不宽,水也不是很深。人跳下去,还能露出一个头在水面上。只是一整夜的暴雨使得河水暴涨,水流很快。
艾能奇估计他隆尚未在这里集中兵力,于是不敢耽搁,草草地选择了一处地方,并且不畏艰险带头抢渡。这里的河水最浅处已经到步兵的胸脯,最深的地方马匹只能把头露出水面。
且说他隆收到哨兵来报,说明军在河湾处渡河。他特地来到阵前仔细观察明军和暹罗军的阵营,发现大部队正在河边严阵以待。于是他隆认为这只是明军的小股部队,是故意用来迷惑自己,好趁自己的大部队去阻止渡河明军时,在正面对自己发起进攻。
“波洪察!”他隆喊道:“你率领三千兵马、二十头大象去河湾那里,消灭过河的敌军。”
“遵命,我王。”波洪察是一个典型缅甸军人,从他名字就可以看出来。
缅甸人只有名而没有姓,其名字至少一个字,多的有六七个字。从名字上是无法判断一个人的家族或家庭归属的。缅甸人很重视男女、长幼、尊卑的区分。为此,在每个人的名字前面都附加一个表示性别、辈份或社会地位的“前缀”。一般在男性的名字前面加“貌”。例如,一个男人的名字叫“丁伦”,小时候大人和小孩儿都称他为“貌丁伦”;长大以后,与他年龄相仿和比他年轻的人称他“郭丁伦”,长辈可以叫他“郭丁伦”,也可以叫“貌丁伦”;上了年纪或有社会地位以后,一般人都称他“吴丁伦”,与他年岁相仿的人也可称他“郭丁伦”,他本人仍自谦地称“貌丁伦”或“郭丁伦”。常用的尊称中,“郭”意为“兄长”,“吴”除了“叔伯”之意外,还有“先生”的意思。此外,名字前面还可以加其他一些尊称,如“波”意为军官波洪察身材黑瘦矮小,面目猥琐,但是一看就是打过仗,见过血,在死人堆里爬过的老兵。
好不容易爬上河对岸的明军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这时又正好赶上晌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周围又一丝风斗没有,裹在盔甲里的明军士兵别提有多难受了。于是不少人都脱下了盔甲,好让自己舒服一些。
忽然,只听对面传来一阵阵嘶吼,须臾,对面树林里边冲出了二十头大象。这些大象体型巨大,鼻子硕长,最渗人的是嘴边居然还有两颗长长的獠牙。虽然明军士兵在暹罗军中已经见过大象了。但是绝大部分人还只是听说,没有真见过这种可怕的庞然大物,有些人的脸上,已经开始露出了畏惧的神色。
最后面地那头大象,体格格外巨大,背上背着的象塔上,赫然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执行这次渡河作战的艾能奇对李定国说道:“二哥,我渡河之后,如果他隆只率领缅甸军部队的一部分攻击你们,而把另一部分留下防守河岸,而且还留下大象时,那你就不要动,如果他隆率领他的全部大象向我攻击,只有少量军队防守河岸,那你就可以全力渡河。因为马匹最怕的就是大象,其余兵力不会给我们造成多大麻烦。”
李定国为艾能奇整了整衣冠,说道:“三弟,多加小心啊。实在不行就退回来,我们从长计议,况且北面还有吴三桂的兵马呢!”
艾能奇笑道:“这样的大功怎么能让吴三桂抢了?我去去就来。”
因为隔着林木茂密的小岛,缅甸哨兵没有发觉。但是,当明军绕过这个小岛,就毫无遮掩,完全暴露了,缅甸哨兵发现敌人真的来了,立即飞马驰去向他隆报告。这时,艾能奇第一个下船登岸,其余的步兵、骑兵随后也陆续下了船,艾能奇把部队排列好,以战斗队形向前推行。哪知明军前进不远,猛然发现面前又是一条宽阔的江面。仔细搜索才发现原来这不是塔尼河东岸,只是塔尼河中又一个更大的江心洲罢了。由于地形不熟,这个岛又大,因而明军把它和东岸混淆起来了。
“混账~~你们暹罗人常年与缅甸人交战,难道不知道地形吗?”艾能奇一把揪过暹罗军将军托尼贾贾,大声喝骂道托尼贾贾一脸委屈,说道:“我常年镇守南方,没有与缅甸人交战过,天朝将军实在是冤枉我了。”
艾能奇无奈,眼见前功尽弃,暗暗叫苦不迭。如果完不成渡河任务而不得不从头再来一遍,那就要费大劲。“拿长矛来。”艾能奇从一个暹罗人手里拿来一只长矛,插向水中试探深浅。还好,那个岛和塔尼河东岸之间的水道倒不宽,水也不是很深。人跳下去,还能露出一个头在水面上。只是一整夜的暴雨使得河水暴涨,水流很快。
艾能奇估计他隆尚未在这里集中兵力,于是不敢耽搁,草草地选择了一处地方,并且不畏艰险带头抢渡。这里的河水最浅处已经到步兵的胸脯,最深的地方马匹只能把头露出水面。
且说他隆收到哨兵来报,说明军在河湾处渡河。他特地来到阵前仔细观察明军和暹罗军的阵营,发现大部队正在河边严阵以待。于是他隆认为这只是明军的小股部队,是故意用来迷惑自己,好趁自己的大部队去阻止渡河明军时,在正面对自己发起进攻。
“波洪察!”他隆喊道:“你率领三千兵马、二十头大象去河湾那里,消灭过河的敌军。”
“遵命,我王。”波洪察是一个典型缅甸军人,从他名字就可以看出来。
缅甸人只有名而没有姓,其名字至少一个字,多的有六七个字。从名字上是无法判断一个人的家族或家庭归属的。缅甸人很重视男女、长幼、尊卑的区分。为此,在每个人的名字前面都附加一个表示性别、辈份或社会地位的“前缀”。一般在男性的名字前面加“貌”。例如,一个男人的名字叫“丁伦”,小时候大人和小孩儿都称他为“貌丁伦”;长大以后,与他年龄相仿和比他年轻的人称他“郭丁伦”,长辈可以叫他“郭丁伦”,也可以叫“貌丁伦”;上了年纪或有社会地位以后,一般人都称他“吴丁伦”,与他年岁相仿的人也可称他“郭丁伦”,他本人仍自谦地称“貌丁伦”或“郭丁伦”。常用的尊称中,“郭”意为“兄长”,“吴”除了“叔伯”之意外,还有“先生”的意思。此外,名字前面还可以加其他一些尊称,如“波”意为军官波洪察身材黑瘦矮小,面目猥琐,但是一看就是打过仗,见过血,在死人堆里爬过的老兵。
好不容易爬上河对岸的明军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这时又正好赶上晌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周围又一丝风斗没有,裹在盔甲里的明军士兵别提有多难受了。于是不少人都脱下了盔甲,好让自己舒服一些。
忽然,只听对面传来一阵阵嘶吼,须臾,对面树林里边冲出了二十头大象。这些大象体型巨大,鼻子硕长,最渗人的是嘴边居然还有两颗长长的獠牙。虽然明军士兵在暹罗军中已经见过大象了。但是绝大部分人还只是听说,没有真见过这种可怕的庞然大物,有些人的脸上,已经开始露出了畏惧的神色。
最后面地那头大象,体格格外巨大,背上背着的象塔上,赫然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