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流传
《时光之心》作者:Absolut 2020-01-07 12:50
第五百三十五章流传
叶韬带着亲卫营就稳稳地站在战阵中间的前列。叶韬没有下马作战。而是在亲卫的簇拥下,静静审视着战局,处置着各方传来的军情。谢博安调集重兵猛攻过这里,但这却惹恼了护卫两翼的东平大军,谢博安手里仅存的三支完整的万人队中的一个,以前所未有的度被消灭了。重器械营集中了一半以上的火力,对叶韬面前的敌人进行了覆盖,当炮火停息的时候,地面仿佛都燃烧了起来,每一块石头,每一颗砾石都是滚热的。而少数能冲到亲卫营面前的战士,却被亲卫营一一点杀。亲卫营人人都有绝活,神箭手在这里都不算是个事情,没有人能冲到亲卫营五十步以内。
而在这样的尝试失败之后,士气愈加低落的北辽大军,终于缓缓后撤了。但叶韬却没有放过谢博安,步兵部队自然是收拢阵型,清点伤亡战果。但骑兵部队则是全力追击。
这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战斗,战果完全达到了叶韬的预想。北辽大军从二十万减少到了九万。谢博安撤退的时候由于骑兵追击,甚至无力带走伤员。而东平方面,总计付出了三万七千人的伤亡。但由于装备上的巨大优势。以及救护准备非常充分,实际阵亡数字仅有六千四百人。其余三万余伤亡中,有一大半可以在短时间内伤愈归队。有四千四百人需要观察静养。造成严重伤残的,仅有两千三百人。这样的战果,让部族上下欢天喜地。他们原来以为,这样一场大战之后,即使战胜,也有一半以上的部族勇士要魂归极乐了。他们,就是带着这样的准备,这样的决心来战斗的。但现在的结果,比之前料想的好了许多倍。而伤亡的将士,叶韬已经说过,全部按照东平军队的抚恤标准执行。而对于一直困守群山的部族来说,东平标准的抚恤简直是天文数字,一次性的抚恤加上之后每年的补助,可以让失去一家支柱的家庭,过上相当体面的生活。
谢博安指挥北辽败军后撤过程中,才忽然现退路已经被福渝港出的东平部队封死。虽然各处驻扎的都是三五千人不等的部队,如果在平时,谢博安一定是一声令下就拿下了。但现在,军心涣散,后有追兵,谢博安只能选择绕道。但池雷岂能让谢博安如愿?他亲率五千精骑,连续进行骚扰和破袭作战,尤其是连续两天夜间袭营,大大迟滞了谢博安的进程。终于让后方追赶的大军撵了上来。谢博安无奈之下只好与追兵再战一场,再败之后。带着不到五万残兵,在北辽友军的接应下撤离战场。自此,北辽东北疆界,自福渝港一线以北,尽皆归属于东平。更为严重的后果,则是部族联军已经能够威胁到正在与从云州方向攻来的北疆经略府下的大军与血麒军辛苦搏杀的西路军的侧后。虽然西路军有着足够的战术纵深,总不会让两路东平大军能够连接上,但要分兵照顾后方这种事情,已经足够让高森旗头痛了。他手里缺少的可就是部队。
掌握了大量新地盘,已经有了充足的占领区经验的叶韬,渐次展开着各类治疗工作。现在的控制区毕竟和东平本土还有着相当距离,纵然有了福渝港,大大缩减了海运的距离,但现在靠着大量船运,也只能保证军队方面供应无虞。至于各类民政所需,只能保证亟需的粮食和药品供应了。被兵火毁坏的城市在逐渐修缮,对于恢复农耕,叶韬则是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并且有着大量的鼓励措施。那些在对抗东平的战争中不遗余力支持北辽方面的大家族,原本忧虑叶韬会不会对他们下手,毕竟家族的根基可不是想转移就能转移走的。但叶韬在这方面显然是非常宽容的。他并没有秋后算账。而是要求所有在控制区内的部族,一律按照东平的农税制度来执行。至于那些已经跑了的家族留下的荒地,叶韬毫不犹豫地布了告示,征集流民集结为村落进行耕种,以家庭和村落为单位进行授田,并且言明以后就算原来的主人回来了,官府也不会将土地还给原来的主人。而这样的举措一出,大量躲藏起来的流民纷纷出来,热切地拉起亲朋好友,聚集成为一个个几百人的单位,申请土地。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是田产,甚至是那些逃跑了的家族留下的房舍,都一并作为村落公产了。但这部分资产,需要这些新的村民们分十年支付一部分费用。
就算是加上这部分费用,按照东平的农税执行之后,农民的负担仍然大大小于北辽管制下原先的负担。更不用说最近几年,在应对东平的巨大的军士和经济压力的时候,北辽方面还有大量捐派的负荷。而现在,由于东平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预算决算的处置方法,要加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明年要加税,今年就一定会有相应的条款出台。并且,这类税务负荷还是随着地区不同而不同的。各州的总督,拿到的只是需要上缴中央的总税收数字,具体加派数额由总督自己掌握。鲁丹在当宜城总督的第二年,面对一次数额不算很大提高上缴中央的税收要求的时候,就以灵活的手段,巧妙调动了农产资源、商家的资源。撮合两边,并且精编缩减了三千七百老弱的城卫军,没有在普通农户商户身上加征一文钱,就完成了中央指令,充分展示了执政手腕,也让之后几年相当数量的流民定居在宜城,让宜城的繁荣程度更上层楼。在东平这种地域广大,人口却相对比较稀少的国家里,人口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在不限定迁徙的东平,以人为本的执政方略才有可能真正执行……
要巩固这部分地区的统治,可能要用上几年时间,但至少从目前百姓、官员、士绅们的反应来看,还算是比较成功的。虽然等于是变相要求地主豪门降低了租息,但却暂时没有改变土地和佃户的从属关系,而一个个新建起来完全从属于东平的村落,则以全新的面貌融入到了本地的生产中,成为了东平统治的坚实基础。而东平方面付出的,仅仅是土地丈量和文书开具的业务而已。短时间里还看不出有多大的好处,但只要过个一年半年,这样的处置就会展现它的力量了。就如叶韬在中军镇周边实施的治理一样。当然,区别还是有的,在中军镇,叶韬可以静静等待那些治理措施挥效果。稳定了东平的统治,但在这东北边陲,叶韬显然没有这样的耐心去等了。破灭北辽,恐怕也就是年内的事情。现在的处置,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在攻略北辽的过程中,后方不至于起火罢了。
叶韬毕竟不能长期呆在天蒙城将所有事情做完才离开。等到池先平到来,叶韬交接了手里的大堆工作才从容离开。池先平已经预定是将来统御北辽疆界的总督了,现在让他来接手部族联军,一方面是让他能够先熟悉北辽的各种事务,也是为了让他能够积累足够的功绩,这样。将来在总督的位置上,才能坐得稳,不会被太多人攻击。而池先平的功绩,从另一方面来说,则是对北辽方面的积威。没有这样的威慑,他将来又怎么能统御这片刚刚落入东平掌中的彪悍的土地呢?
而叶韬,则搭乘飞艇,直飞中军营现在驻扎的地方。在结束了垂香林之战之后,在云州这里的主攻方向,另一场会战就要展开。在叶韬部署垂香林之战的时候,本来只是让戴云在主战方向施加相当的压力而已,没想到戴云在节节进逼中,居然连续取得了几次小胜,让她一下子看到了西路军有些断档的战斗力。高森旗虽然厉害,但飞虎营兵力毕竟是有限的,除去能够和血麒军战力大致相当的飞虎营外,其余部队的战力并没有那么强大。戴云果断调集重兵进击,连着取得了几场大胜,也将高森旗逼到了不得不全力一战的地步。现在高森旗的大营在千泽湖畔,一旦千泽湖一线被突破,以云州大军的攻城能力,打下立安城估计是没多大难度的。而在立安城到燕京之间,几乎没什么适合进行防御作战的地势了,那是一整片开阔的平原。当年北辽定都燕京,就是看中这片平原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但现在,这却成为了相当要命的事情。而对于高森旗来说,更为窘迫的则是立安以东,就不是西路军的辖区了。一旦千泽湖立安一线被突破,那北辽甚至面临着被分割成三大块,互相之间很难沟通的局面。西路军一旦这样中路分割,那被集中兵力消灭只是个时间问题。
高森旗从来不是愿意忍气吞声的人物,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忌讳向北辽朝廷开口要求援军,毕竟,看出现在主战方向的危机的,可不仅仅是高森旗一个人。高森旗能够在十五天得到六万人的援军。这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韬带着亲卫营就稳稳地站在战阵中间的前列。叶韬没有下马作战。而是在亲卫的簇拥下,静静审视着战局,处置着各方传来的军情。谢博安调集重兵猛攻过这里,但这却惹恼了护卫两翼的东平大军,谢博安手里仅存的三支完整的万人队中的一个,以前所未有的度被消灭了。重器械营集中了一半以上的火力,对叶韬面前的敌人进行了覆盖,当炮火停息的时候,地面仿佛都燃烧了起来,每一块石头,每一颗砾石都是滚热的。而少数能冲到亲卫营面前的战士,却被亲卫营一一点杀。亲卫营人人都有绝活,神箭手在这里都不算是个事情,没有人能冲到亲卫营五十步以内。
而在这样的尝试失败之后,士气愈加低落的北辽大军,终于缓缓后撤了。但叶韬却没有放过谢博安,步兵部队自然是收拢阵型,清点伤亡战果。但骑兵部队则是全力追击。
这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战斗,战果完全达到了叶韬的预想。北辽大军从二十万减少到了九万。谢博安撤退的时候由于骑兵追击,甚至无力带走伤员。而东平方面,总计付出了三万七千人的伤亡。但由于装备上的巨大优势。以及救护准备非常充分,实际阵亡数字仅有六千四百人。其余三万余伤亡中,有一大半可以在短时间内伤愈归队。有四千四百人需要观察静养。造成严重伤残的,仅有两千三百人。这样的战果,让部族上下欢天喜地。他们原来以为,这样一场大战之后,即使战胜,也有一半以上的部族勇士要魂归极乐了。他们,就是带着这样的准备,这样的决心来战斗的。但现在的结果,比之前料想的好了许多倍。而伤亡的将士,叶韬已经说过,全部按照东平军队的抚恤标准执行。而对于一直困守群山的部族来说,东平标准的抚恤简直是天文数字,一次性的抚恤加上之后每年的补助,可以让失去一家支柱的家庭,过上相当体面的生活。
谢博安指挥北辽败军后撤过程中,才忽然现退路已经被福渝港出的东平部队封死。虽然各处驻扎的都是三五千人不等的部队,如果在平时,谢博安一定是一声令下就拿下了。但现在,军心涣散,后有追兵,谢博安只能选择绕道。但池雷岂能让谢博安如愿?他亲率五千精骑,连续进行骚扰和破袭作战,尤其是连续两天夜间袭营,大大迟滞了谢博安的进程。终于让后方追赶的大军撵了上来。谢博安无奈之下只好与追兵再战一场,再败之后。带着不到五万残兵,在北辽友军的接应下撤离战场。自此,北辽东北疆界,自福渝港一线以北,尽皆归属于东平。更为严重的后果,则是部族联军已经能够威胁到正在与从云州方向攻来的北疆经略府下的大军与血麒军辛苦搏杀的西路军的侧后。虽然西路军有着足够的战术纵深,总不会让两路东平大军能够连接上,但要分兵照顾后方这种事情,已经足够让高森旗头痛了。他手里缺少的可就是部队。
掌握了大量新地盘,已经有了充足的占领区经验的叶韬,渐次展开着各类治疗工作。现在的控制区毕竟和东平本土还有着相当距离,纵然有了福渝港,大大缩减了海运的距离,但现在靠着大量船运,也只能保证军队方面供应无虞。至于各类民政所需,只能保证亟需的粮食和药品供应了。被兵火毁坏的城市在逐渐修缮,对于恢复农耕,叶韬则是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并且有着大量的鼓励措施。那些在对抗东平的战争中不遗余力支持北辽方面的大家族,原本忧虑叶韬会不会对他们下手,毕竟家族的根基可不是想转移就能转移走的。但叶韬在这方面显然是非常宽容的。他并没有秋后算账。而是要求所有在控制区内的部族,一律按照东平的农税制度来执行。至于那些已经跑了的家族留下的荒地,叶韬毫不犹豫地布了告示,征集流民集结为村落进行耕种,以家庭和村落为单位进行授田,并且言明以后就算原来的主人回来了,官府也不会将土地还给原来的主人。而这样的举措一出,大量躲藏起来的流民纷纷出来,热切地拉起亲朋好友,聚集成为一个个几百人的单位,申请土地。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是田产,甚至是那些逃跑了的家族留下的房舍,都一并作为村落公产了。但这部分资产,需要这些新的村民们分十年支付一部分费用。
就算是加上这部分费用,按照东平的农税执行之后,农民的负担仍然大大小于北辽管制下原先的负担。更不用说最近几年,在应对东平的巨大的军士和经济压力的时候,北辽方面还有大量捐派的负荷。而现在,由于东平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预算决算的处置方法,要加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明年要加税,今年就一定会有相应的条款出台。并且,这类税务负荷还是随着地区不同而不同的。各州的总督,拿到的只是需要上缴中央的总税收数字,具体加派数额由总督自己掌握。鲁丹在当宜城总督的第二年,面对一次数额不算很大提高上缴中央的税收要求的时候,就以灵活的手段,巧妙调动了农产资源、商家的资源。撮合两边,并且精编缩减了三千七百老弱的城卫军,没有在普通农户商户身上加征一文钱,就完成了中央指令,充分展示了执政手腕,也让之后几年相当数量的流民定居在宜城,让宜城的繁荣程度更上层楼。在东平这种地域广大,人口却相对比较稀少的国家里,人口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在不限定迁徙的东平,以人为本的执政方略才有可能真正执行……
要巩固这部分地区的统治,可能要用上几年时间,但至少从目前百姓、官员、士绅们的反应来看,还算是比较成功的。虽然等于是变相要求地主豪门降低了租息,但却暂时没有改变土地和佃户的从属关系,而一个个新建起来完全从属于东平的村落,则以全新的面貌融入到了本地的生产中,成为了东平统治的坚实基础。而东平方面付出的,仅仅是土地丈量和文书开具的业务而已。短时间里还看不出有多大的好处,但只要过个一年半年,这样的处置就会展现它的力量了。就如叶韬在中军镇周边实施的治理一样。当然,区别还是有的,在中军镇,叶韬可以静静等待那些治理措施挥效果。稳定了东平的统治,但在这东北边陲,叶韬显然没有这样的耐心去等了。破灭北辽,恐怕也就是年内的事情。现在的处置,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在攻略北辽的过程中,后方不至于起火罢了。
叶韬毕竟不能长期呆在天蒙城将所有事情做完才离开。等到池先平到来,叶韬交接了手里的大堆工作才从容离开。池先平已经预定是将来统御北辽疆界的总督了,现在让他来接手部族联军,一方面是让他能够先熟悉北辽的各种事务,也是为了让他能够积累足够的功绩,这样。将来在总督的位置上,才能坐得稳,不会被太多人攻击。而池先平的功绩,从另一方面来说,则是对北辽方面的积威。没有这样的威慑,他将来又怎么能统御这片刚刚落入东平掌中的彪悍的土地呢?
而叶韬,则搭乘飞艇,直飞中军营现在驻扎的地方。在结束了垂香林之战之后,在云州这里的主攻方向,另一场会战就要展开。在叶韬部署垂香林之战的时候,本来只是让戴云在主战方向施加相当的压力而已,没想到戴云在节节进逼中,居然连续取得了几次小胜,让她一下子看到了西路军有些断档的战斗力。高森旗虽然厉害,但飞虎营兵力毕竟是有限的,除去能够和血麒军战力大致相当的飞虎营外,其余部队的战力并没有那么强大。戴云果断调集重兵进击,连着取得了几场大胜,也将高森旗逼到了不得不全力一战的地步。现在高森旗的大营在千泽湖畔,一旦千泽湖一线被突破,以云州大军的攻城能力,打下立安城估计是没多大难度的。而在立安城到燕京之间,几乎没什么适合进行防御作战的地势了,那是一整片开阔的平原。当年北辽定都燕京,就是看中这片平原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但现在,这却成为了相当要命的事情。而对于高森旗来说,更为窘迫的则是立安以东,就不是西路军的辖区了。一旦千泽湖立安一线被突破,那北辽甚至面临着被分割成三大块,互相之间很难沟通的局面。西路军一旦这样中路分割,那被集中兵力消灭只是个时间问题。
高森旗从来不是愿意忍气吞声的人物,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忌讳向北辽朝廷开口要求援军,毕竟,看出现在主战方向的危机的,可不仅仅是高森旗一个人。高森旗能够在十五天得到六万人的援军。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