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洪姚两相争,鲁党势渐大
《蚁贼》作者:赵子曰 2020-01-08 05:33
次日朝会,邓舍宣读了徐州的捷报。不出意料,群臣皆惊喜交集。
随后,洪继勋出列,将昨天下午与邓舍议论的两件事,一个荐举杨行健调任徐州知府,一个筹建新军,当众提了出来,请邓舍批准。
前者倒还好,杨行健的能力人所共见,并没有人反对。
只是罗国器对此提出了一点补充。
他认为:徐州与宿州相隔百里,处在敌境,与山东间又有黄河相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块飞地。如果想要治理好,肯定十分不易。所以,不但需要派一个能臣过去,更需要给这位能臣配备几个得力的助手。
邓舍深以为然,问道:“那依你之见,当以谁为辅?”
罗国器提出了两个人:“益都行省左右司都事刘名将,文武兼备、果毅勇敢,才大可用,似可为辅佐。”
徐州、宿州地处前沿,故此派去的地方官不止需要懂政务,还需要知道点军事。刘名将是汉化的女真人,或许在胆略与见识上不及鞠胜等,但是他一方面读过汉人的圣贤书,一方面也没有丢掉女真人骑射的传统,确实可称得“文武兼备”。就益都群臣中而言,算是一个不多见的俊才。
今天是朝会,各衙门品级够的都必须参与,故此刘名将也在。
邓舍当即问他,说道:“徐、宿乃淮泗重地,今我虽得之,士诚必不甘心,战事或将起于明日。若是去此地任职肯定十分的危险,你可愿么?”
刘名将品级低,排在文臣的末尾,闻言出班,高声答道:“臣本益都布衣,泯然无闻,要不是受到了主公您的恩宠,怎么会有机会与诸位大人共列一堂?为了报答您的恩宠,纵刀山火海亦不惧也,何况徐、宿?”
“好!”邓舍大喜,说道,“既如此,便调任你为宿州知州,受徐州隶属。”
“必不负主公重托,臣在城在。”
邓舍笑着点了点他,说道:“胆气十足,真人如其名!”连道了两声“好”,即传令下旨。
需要两道旨意,一个是调任杨行健的,一个是调任刘名将的。杨行健如今没在益都,还在济南,需要遣人把令旨给他送去。两道令旨的末尾都一样,皆是命在接到旨意的当日,便立即赴任。刘名将便就在堂上接了给他的令旨,又向邓舍跪拜叩谢恩,随之即倒退出堂,自去准备上任。
罗国器又上奏说道:“济南乃为大府,亦处前线,如今既将要调走杨行健,不可没有得力干臣接替。登州知州李溢,山东名士、老练沉稳,自其上登州任来,大小事无不办理得妥妥帖帖,有治民之才,似堪此任。”
李溢、鞠胜,还有现任左右司都事的国用安,此三人号称“三友”,与现任行省左右司员外郎的颜之希关系很好。去年邓舍入益都,他们与刘名将一样都是主动相迎,并且在帮助邓舍安稳地方上挥了很大的作用。
要说李溢,能力确实有,罗国器的评价也很中肯。
但是,就在邓舍要说话之时,却忽然想起了前几天的一封奏折。昨天与洪继勋相见时,他曾经提过一句,说有人上折子谏言,说益都右丞之职不可久悬,应该快一点择贤居之。其实这道折子上不止说了这些,后头还有半截话,并提议此职不如便由罗国器居之。
而上这道折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国用安。
邓舍心中想道:“早就知道朝中分为三系,一个‘洪党’,一个‘姚党’,一个‘鲁党’。‘洪党’者,洪继勋;‘姚党’者,姚好古。‘洪党’之中坚,乃是高丽籍的官儿;‘姚党’的中坚,则乃是海东三省、尤其南韩分省的汉官儿。而至于‘鲁党’,顾名思义,中坚自然便是山东籍贯的官儿,隐然以颜之希、鞠胜为其。
“……,这罗国器倒是不曾听闻与这三党有何关系,却是为何才举荐了刘名将去任宿州,就又接着举荐李溢升任济南?而国用安又刚好前几天才举荐他为右丞?嘿嘿,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是了,老罗也是山东人。莫非?……。”
他沉吟不语。
有李生的通政司在,朝中上下、包括地方在内,大致上没有什么事儿都瞒得过他。“洪党”与“姚党”之间的明争暗斗,只要不影响到正常的政令实行,他乐于不管,装聋作哑,只做不知。帝王心术,往简单了就说就是“平衡”而已。不怕臣子争斗,就是臣子抱成一团。
可是,他却实在想不到,如今居然罗国器都掺和其中了?
须知,“洪党”、“姚党”的势力虽然都要比“鲁党”大,可是这两派的势力范围大多在海东三省,进入山东的,“洪党”只有一个刚升任兖州知府的洪继荫,一个莱州知州李兰;“姚党”的只有一个益都参政刘世民,一个益都左右司都事方从哲。
其它的益都官员,上至分省内部,下到地方,六成以上可算入“鲁党”。邓舍早先为何把颜之希从益都知府的任上改调至行省左右司去,而把吴鹤年调来益都兼任知府?一方面确实是需要借重吴鹤年的才干,另一方面也不无削弱“鲁党”势力的想法。
——,颜之希是颜淑容的父亲,若把颜之希长久地留在益都,必有无数的山东官员投入其门下。时日一长,难免不可制矣。
邓舍又想道:“前几天,李生给我上了道秘折,说自姬宗周战死后,原先的王士诚旧人,包括章渝在内,似乎都有向鲁党靠拢之倾向。我本还不在意。但委实不曾料到,竟然连罗国器都也开始向鲁党靠拢了?”
堂上的群臣都在等他开口,不可沉默过久。他故作沉思状,转问其它人,说道:“老罗荐举李溢为济南知府,你们有何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洪继勋出列,将昨天下午与邓舍议论的两件事,一个荐举杨行健调任徐州知府,一个筹建新军,当众提了出来,请邓舍批准。
前者倒还好,杨行健的能力人所共见,并没有人反对。
只是罗国器对此提出了一点补充。
他认为:徐州与宿州相隔百里,处在敌境,与山东间又有黄河相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块飞地。如果想要治理好,肯定十分不易。所以,不但需要派一个能臣过去,更需要给这位能臣配备几个得力的助手。
邓舍深以为然,问道:“那依你之见,当以谁为辅?”
罗国器提出了两个人:“益都行省左右司都事刘名将,文武兼备、果毅勇敢,才大可用,似可为辅佐。”
徐州、宿州地处前沿,故此派去的地方官不止需要懂政务,还需要知道点军事。刘名将是汉化的女真人,或许在胆略与见识上不及鞠胜等,但是他一方面读过汉人的圣贤书,一方面也没有丢掉女真人骑射的传统,确实可称得“文武兼备”。就益都群臣中而言,算是一个不多见的俊才。
今天是朝会,各衙门品级够的都必须参与,故此刘名将也在。
邓舍当即问他,说道:“徐、宿乃淮泗重地,今我虽得之,士诚必不甘心,战事或将起于明日。若是去此地任职肯定十分的危险,你可愿么?”
刘名将品级低,排在文臣的末尾,闻言出班,高声答道:“臣本益都布衣,泯然无闻,要不是受到了主公您的恩宠,怎么会有机会与诸位大人共列一堂?为了报答您的恩宠,纵刀山火海亦不惧也,何况徐、宿?”
“好!”邓舍大喜,说道,“既如此,便调任你为宿州知州,受徐州隶属。”
“必不负主公重托,臣在城在。”
邓舍笑着点了点他,说道:“胆气十足,真人如其名!”连道了两声“好”,即传令下旨。
需要两道旨意,一个是调任杨行健的,一个是调任刘名将的。杨行健如今没在益都,还在济南,需要遣人把令旨给他送去。两道令旨的末尾都一样,皆是命在接到旨意的当日,便立即赴任。刘名将便就在堂上接了给他的令旨,又向邓舍跪拜叩谢恩,随之即倒退出堂,自去准备上任。
罗国器又上奏说道:“济南乃为大府,亦处前线,如今既将要调走杨行健,不可没有得力干臣接替。登州知州李溢,山东名士、老练沉稳,自其上登州任来,大小事无不办理得妥妥帖帖,有治民之才,似堪此任。”
李溢、鞠胜,还有现任左右司都事的国用安,此三人号称“三友”,与现任行省左右司员外郎的颜之希关系很好。去年邓舍入益都,他们与刘名将一样都是主动相迎,并且在帮助邓舍安稳地方上挥了很大的作用。
要说李溢,能力确实有,罗国器的评价也很中肯。
但是,就在邓舍要说话之时,却忽然想起了前几天的一封奏折。昨天与洪继勋相见时,他曾经提过一句,说有人上折子谏言,说益都右丞之职不可久悬,应该快一点择贤居之。其实这道折子上不止说了这些,后头还有半截话,并提议此职不如便由罗国器居之。
而上这道折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国用安。
邓舍心中想道:“早就知道朝中分为三系,一个‘洪党’,一个‘姚党’,一个‘鲁党’。‘洪党’者,洪继勋;‘姚党’者,姚好古。‘洪党’之中坚,乃是高丽籍的官儿;‘姚党’的中坚,则乃是海东三省、尤其南韩分省的汉官儿。而至于‘鲁党’,顾名思义,中坚自然便是山东籍贯的官儿,隐然以颜之希、鞠胜为其。
“……,这罗国器倒是不曾听闻与这三党有何关系,却是为何才举荐了刘名将去任宿州,就又接着举荐李溢升任济南?而国用安又刚好前几天才举荐他为右丞?嘿嘿,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是了,老罗也是山东人。莫非?……。”
他沉吟不语。
有李生的通政司在,朝中上下、包括地方在内,大致上没有什么事儿都瞒得过他。“洪党”与“姚党”之间的明争暗斗,只要不影响到正常的政令实行,他乐于不管,装聋作哑,只做不知。帝王心术,往简单了就说就是“平衡”而已。不怕臣子争斗,就是臣子抱成一团。
可是,他却实在想不到,如今居然罗国器都掺和其中了?
须知,“洪党”、“姚党”的势力虽然都要比“鲁党”大,可是这两派的势力范围大多在海东三省,进入山东的,“洪党”只有一个刚升任兖州知府的洪继荫,一个莱州知州李兰;“姚党”的只有一个益都参政刘世民,一个益都左右司都事方从哲。
其它的益都官员,上至分省内部,下到地方,六成以上可算入“鲁党”。邓舍早先为何把颜之希从益都知府的任上改调至行省左右司去,而把吴鹤年调来益都兼任知府?一方面确实是需要借重吴鹤年的才干,另一方面也不无削弱“鲁党”势力的想法。
——,颜之希是颜淑容的父亲,若把颜之希长久地留在益都,必有无数的山东官员投入其门下。时日一长,难免不可制矣。
邓舍又想道:“前几天,李生给我上了道秘折,说自姬宗周战死后,原先的王士诚旧人,包括章渝在内,似乎都有向鲁党靠拢之倾向。我本还不在意。但委实不曾料到,竟然连罗国器都也开始向鲁党靠拢了?”
堂上的群臣都在等他开口,不可沉默过久。他故作沉思状,转问其它人,说道:“老罗荐举李溢为济南知府,你们有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