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隋争龙章节目录 > 第六十三章:反击

第六十三章:反击(2/2)

大隋争龙作者:崇阳铁剑 2019-11-24 03:38


    骁果禁军所部,多少宇文阀统领,宇文成都号称大隋新生代第一勇士,威名卓著。

    此刻陡然听闻将军阵亡,无不大惊,各自生疑。

    有将军朝中央一看,果然不见了主将大旗,这还了得?隋军士气不由大跌。

    “好狠的高驷小儿!”宇文成都逃命中,暴怒吐血,但却不敢回头。

    若是在被盯上,那可真要了老命了!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隋军各营将士正在疑惑中,忽然背后的函谷关夹道口,也发出声声喊杀,一标楚军像是幽灵一般窜出来,嗷嗷叫着朝官军杀来。

    当先一将,更是个赤面大汉,手舞双刀,轮转如飞,如猿奔狼途,挡着俱亡。

    此正是王伯仁率三千伏兵择机杀出,他怪吼者,真有万人敌的架势。

    宇文益也吓了一大跳,大军溃败下不辨真假,向山林中就逃。但即使如此,他身上还是受了几处不轻的伤。

    随着楚军奋勇厮杀,骁果禁军渐渐崩溃。

    在一片大乱中,忽然听得高驷在此下令道:“宇文成都已死!降者不杀,骁果军将士们,何不降我!”

    人谁无偷生之念?

    眼看败局已定,被困在包围中的隋军纷纷结阵自守,但却不敢轻易投降。

    杀戮渐止。

    一个隋军将官来到阵前,举着空空的双手,这人似乎不怕死,发声叫道:“败将赵进求见高将军!”他是虎牙郎将赵元枢的长子。

    刚才一番惨烈的厮杀,高驷身上的铁甲也有几处裂痕,一张脸上更是血迹未洗。他的腿犹自阵阵作痛,听闻隋军信使前来,便以剑支地,冷冷喝道:“让他过来!”

    边上常何传令道:“将军有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小子……跟我走。”

    这个赵进虽年轻,但话说得却也算流利,他身上也披着软甲,一个就是贵族出身。

    只听赵进道:“高将军,我等不愿与将军为敌,但投降也不可能。若将军执意要杀光我们,那军中儿郎也只能遂家父拼死一搏。”

    高驷心里吃了一惊,按剑的手不由加重了力道,喝道:“你们不投降,是认为吾剑不利吗?”

    赵进低下头,叹道:“不敢!只是高将军虽勇,却挽不回大局了。

    圣上百万大军已经会师,宇文述老将军更是早就派遣精锐如关中堵截,西进贵部是没有希望啦。

    在加上东有屈突通部尾随,南有龙骧将军伍云召围攻,你们已经无路可走。”

    高驷不为所动,冷冷道:“你单凭这点军情,可不够保命。”

    赵进点头苦笑。

    他咬咬牙,继续说道:“我们可留下所有盔甲兵刃,并赠送阁下一月军粮。只要高将军能放开条生路,给我父子和手下这八千儿郎。”

    高驷平淡道:“某也不是嗜杀之人。如此甚好,我派一队人去押运军粮,收到一批放一队人。”

    赵进弯腰,拱手称谢,然后跟着王伯仁部入关押运粮草。

    关上有弘农太守杨智积早些时候为杨玄感大军备下的粮草,后归了宇文成都,现今又到了高驷手中。

    赵进诈称奉宇文成都将令调运粮草,关上之人不敢不从。

    由是星夜搬运,到了第二日上午,  两百驴车粮食被王伯仁接受完毕,这厮乐的合不拢嘴。

    高驷也并未食言,在收缴了大批铠甲兵刃后,下令放开道路,让虎牙郎将赵元枢带人分批离去。

    临别之际,赵进忽然回头,低声道:“宇文述大将军已经着陈棱攻陷黎阳,大军正从北面杀来!”

    “多谢。”高驷若有所思。

    战后收拾残局。

    竹林原上,归德军傍山扎营。

    凭险用兵,大破宇文成都后,高驷需要考虑的前路如何走。

    黎明时,新一天到来,高驷在杨敏和徐小慧的服侍下,艰难的穿好铠甲,不顾加重的腿伤,巡查着整个大营。

    再到战场,仍是满地尸骸,不由呆住。

    众将见他呆瞪地上的骸骨,只得在旁耐心等待。

    高驷苦笑的说着:“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厮杀时并无感觉。但现在,见到这个我总是心里不忍,来人呐,不分敌我,把亡者都葬了吧。”

    众将连忙说着:“将军,现在这大军前途为要,您还是早定行程吧。”

    高驷不为所动,叹息后说着:“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尔等听我号令。”

    众将应诺:“诺!”

    “常何,你着人收敛尸体加以埋葬,还有那些被铸成京观的兄弟,都一一安葬,不许再有暴尸于野。”

    “韩世鄂,你整顿可战兵马,加派探马,时刻关注屈突通动向,不得有误。”

    “王伯仁,杨玄纵,汝二人驻守关口,防止函谷关内再有隋军杀出来。”

    “李百药,郑俨,你们统计粮库,安排大军食宿,乘着大战后,将伤兵和家眷一一登记,要为日后行军做好准备。”

    “最后,其余诸将选报有功将校,吾要奖励有功之士。”

    “遵命!”众将齐声应答,个个凛然,莫敢有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