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夯货师兄
《我真是皇帝》作者:黑色水晶01 2021-03-29 09:51
“臣,参见陛下!”卫青进来行礼道。
“免礼!”刘邦笑着走到他跟前,拿起他腰间的铜龟道:“这铜的就是没金的好看啊。”卫青回道:“臣已经很知足了!”
“果真?”刘邦似笑非笑地看着卫青,卫青表情肃穆“臣安敢欺瞒陛下?”
见他的眼神坚定,确实是真心话,刘邦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落座,这次封赏,卫青也有份,不过和他的功劳一比,奖赏少的可怜——只升了一级爵位,现在还是个伯爵。
说实话,在刘邦夺权的过程中,卫青是出了大力气的,倘若没有禁军的支持,即便有‘宰相党’帮忙,他也未必能够成功,况且,卫青对他忠心耿耿,办事可靠,很对刘邦的脾气,这次没能重赏他,确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和魏鞅不同,卫青出身寒门,没有显赫的门第可以依靠,又无军功,要封侯,是不可能的,而且,他是武职,想得到爵位,需要的功劳远比文职更加苛刻。
非有功不能候,非功高盖世不能王,这句话其实是很模糊的。有功?什么功?需要多大的功?功高盖世?除却帝王,有谁敢当‘功高盖世’这四个字?
史书评价仁宗皇帝文武双全,仁治天下,是君主之楷模,但在刘邦看来,他这位名声远播的祖父,未免有点沽名钓誉之嫌,一心只想着巩固自己的权力与影响,被那些道貌岸然,衣冠禽兽样的儒生们忽悠的不知天南地北,过度孤立军队,捧高文官身份,这才导致大渝军力日趋衰弱,国威不振!
他得了好名声,双腿一蹬走了,却给子孙留下一地的烂摊子,没有了军功勋贵的制衡,世族渐成尾大不掉之势,便宜老爹刘跃为了收拾这个摊子,大肆分封,试图以皇族来牵制世族。
如今,世族的势力没有任何削弱,地方藩王又成了朝廷新的隐患,让刘邦头疼的紧,祖父加父亲,爷爷和老爹一起坑自己,苦逼的人生啊!
刘邦不禁又腹诽了一会前两任国君的施政国策,便把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中来,后人就得给先人擦屁股,这也是无从选择的事情。
他让王忠给卫青上茶,自己想了想,构思了一下,这才对卫青道:“今日召你来,主要是为了迁调一事,昨日,从各国迁调回来的士卒已经到了,总共两万五千多人,现在就在三松营驻扎,关于这些士卒的安置,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卫青心中一动,他很清楚,今上虽然年幼,但心智却是极为成熟,他一方面虚心纳谏,听取不同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极有主见。
如今问自己,肯定是已经有了想法,不过,既然皇帝问,实话实说也就是了,他没多想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回陛下,依臣之见,当去劣存优,再做改造!”
卫青还是像以往那样言简意赅,刘邦身体前倾问道:“怎么个去劣存优,再做改造法?说的清楚具体一些。”
“迁调而来的士卒,十有三四是年迈老兵,这些士卒已经不适合守城作战,与其放在行伍之中,还不如让他们卸甲归田,一来可以为朝廷节省粮食,军饷支出,二来,他们征战半生,年老之时,也该还乡了。
剩下的精壮,他们来自四面八方,装备,素养,高低不齐,如今就是强凑起来的杂牌军,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因此,必须重新编制,重新训练,臣建议,另设一军!”
卫青毫不避讳,的确,这些士卒都是从各个封国,各个王爷手下的私军里抽调出来的,他们能给什么货色,刘邦再清楚不过了。
不过,刘邦的想法有两个,第一个是和太后一样,将这些士卒填充进禁军,增加禁军的战力,由皇帝亲自指挥,第二个才是另设一军。
在他的考虑中,第一个办法是优于第二个的,本来,刘邦以为卫青会同意第一个办法,但没想到,他竟然选了第二种,而且态度还很坚定,难道,他不知道充实禁军,能增加自己手中的权力,抬高自己的分量吗?还是说卫青有其他顾忌?
刘邦没有说话,他手指敲打这软椅扶手,沉吟半晌问道:“卫卿,你老实告诉朕,是不是怕这些士卒充进禁军,会让你有烈火烹油的感觉?”
卫青默然点头,他有能力治理好禁军不假,但他的资历,他的背景实在是太弱了,当年太后不顾阻力,硬是将禁军统领的位置交到他的手里,这几年过的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五万禁军尽持于他手,皇城守卫,金陵治安,这份权力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免礼!”刘邦笑着走到他跟前,拿起他腰间的铜龟道:“这铜的就是没金的好看啊。”卫青回道:“臣已经很知足了!”
“果真?”刘邦似笑非笑地看着卫青,卫青表情肃穆“臣安敢欺瞒陛下?”
见他的眼神坚定,确实是真心话,刘邦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落座,这次封赏,卫青也有份,不过和他的功劳一比,奖赏少的可怜——只升了一级爵位,现在还是个伯爵。
说实话,在刘邦夺权的过程中,卫青是出了大力气的,倘若没有禁军的支持,即便有‘宰相党’帮忙,他也未必能够成功,况且,卫青对他忠心耿耿,办事可靠,很对刘邦的脾气,这次没能重赏他,确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和魏鞅不同,卫青出身寒门,没有显赫的门第可以依靠,又无军功,要封侯,是不可能的,而且,他是武职,想得到爵位,需要的功劳远比文职更加苛刻。
非有功不能候,非功高盖世不能王,这句话其实是很模糊的。有功?什么功?需要多大的功?功高盖世?除却帝王,有谁敢当‘功高盖世’这四个字?
史书评价仁宗皇帝文武双全,仁治天下,是君主之楷模,但在刘邦看来,他这位名声远播的祖父,未免有点沽名钓誉之嫌,一心只想着巩固自己的权力与影响,被那些道貌岸然,衣冠禽兽样的儒生们忽悠的不知天南地北,过度孤立军队,捧高文官身份,这才导致大渝军力日趋衰弱,国威不振!
他得了好名声,双腿一蹬走了,却给子孙留下一地的烂摊子,没有了军功勋贵的制衡,世族渐成尾大不掉之势,便宜老爹刘跃为了收拾这个摊子,大肆分封,试图以皇族来牵制世族。
如今,世族的势力没有任何削弱,地方藩王又成了朝廷新的隐患,让刘邦头疼的紧,祖父加父亲,爷爷和老爹一起坑自己,苦逼的人生啊!
刘邦不禁又腹诽了一会前两任国君的施政国策,便把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中来,后人就得给先人擦屁股,这也是无从选择的事情。
他让王忠给卫青上茶,自己想了想,构思了一下,这才对卫青道:“今日召你来,主要是为了迁调一事,昨日,从各国迁调回来的士卒已经到了,总共两万五千多人,现在就在三松营驻扎,关于这些士卒的安置,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卫青心中一动,他很清楚,今上虽然年幼,但心智却是极为成熟,他一方面虚心纳谏,听取不同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极有主见。
如今问自己,肯定是已经有了想法,不过,既然皇帝问,实话实说也就是了,他没多想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回陛下,依臣之见,当去劣存优,再做改造!”
卫青还是像以往那样言简意赅,刘邦身体前倾问道:“怎么个去劣存优,再做改造法?说的清楚具体一些。”
“迁调而来的士卒,十有三四是年迈老兵,这些士卒已经不适合守城作战,与其放在行伍之中,还不如让他们卸甲归田,一来可以为朝廷节省粮食,军饷支出,二来,他们征战半生,年老之时,也该还乡了。
剩下的精壮,他们来自四面八方,装备,素养,高低不齐,如今就是强凑起来的杂牌军,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因此,必须重新编制,重新训练,臣建议,另设一军!”
卫青毫不避讳,的确,这些士卒都是从各个封国,各个王爷手下的私军里抽调出来的,他们能给什么货色,刘邦再清楚不过了。
不过,刘邦的想法有两个,第一个是和太后一样,将这些士卒填充进禁军,增加禁军的战力,由皇帝亲自指挥,第二个才是另设一军。
在他的考虑中,第一个办法是优于第二个的,本来,刘邦以为卫青会同意第一个办法,但没想到,他竟然选了第二种,而且态度还很坚定,难道,他不知道充实禁军,能增加自己手中的权力,抬高自己的分量吗?还是说卫青有其他顾忌?
刘邦没有说话,他手指敲打这软椅扶手,沉吟半晌问道:“卫卿,你老实告诉朕,是不是怕这些士卒充进禁军,会让你有烈火烹油的感觉?”
卫青默然点头,他有能力治理好禁军不假,但他的资历,他的背景实在是太弱了,当年太后不顾阻力,硬是将禁军统领的位置交到他的手里,这几年过的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五万禁军尽持于他手,皇城守卫,金陵治安,这份权力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