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发展军工(2/2)
《赤壁之崛起荆南》作者:硕鼠肥 2021-03-29 19:58
赏。”
众制弩工匠闻言,尽皆大喜,当下回去加紧赶制,花费了十天时间不惜工本制造了一把试验用弩交给刘贤。刘贤拿在手中,试了试分量,约有十二斤重,用手端着,沉甸甸的,作为单兵武器来说,这分量确实不轻了,但也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当下刘贤与众工匠一起来到靶场试弩,二十五步之内,铁制弩矢可穿透铁甲。六十步之内,能够大致精准有效地射中目标。七十步内还有一定的杀伤力。超过七十步,威力就直线下降了。
这已经与普通步弓的射程相当了。而且十发连射,其射速远远超过了步弓。
当然这样一把弩的成本也是普通步弓的三四倍。
但对刘贤来说,便于携带,而又连续密集的火力才是最重要的,成本什么的都是可以克服的浮云。
当下刘贤赐王七等五名制弩工匠各二百亩免税田,赏钱各一万,令众人回长沙赶制连弩。
众工匠领了赏赐,俱各喜不自胜地去了。
刘贤送走了制弩工匠,复又回到城中,问从事习竺道:“我荆州之地,每年可产多少铜铁?”
习竺道:“荆州产铁之处大半都在南阳,如今南阳落在了曹操手里,我军产铁量确实有些不足。幸好这几年加大了开矿冶炼的力度,如今我军每年能产铁三十四万斤,产铜三万斤。”
刘贤讶道:“才这么一点?我荆州如今有三百万人口,居然连人均半斤铁的产能的都没有!!”
习竺道:“这已经不少了!倘若主公能够夺下南阳,那么我军产铁量便能一举超过一百万斤。”
刘贤叹道:“我军每年要铸造两三万件兵器,一千副铁甲,这就要近二十万斤铁。再加上皮甲之上也要镶嵌护心镜,箭簇、弩机、车船、马具等也都要用不少铁料。这三十多万斤铁除去军用和官用,怕是剩不了多少留给百姓了吧!”
习竺道:“主公所言极是!去年用来铸造锄头、铁锹、犁铧、钉耙、菜刀、柴刀、镰刀等民用铁器的铁料尚有三万斤,今年恐怕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不过军中兵器损坏之后也多回收了起来,能修理的就修理,不能修理的就回炉重铸。故而兵器虽然在训练和作战之中损坏的多,但实际损失的铁料却并不多。只要等日后我军武库之中堆满兵器,所有士兵都能有足够的兵器铠甲补充轮换使用之后,便可逐渐减少军用铁料的用量,转而用这些铁料去改善民生了。”
刘贤闻言点了点头,道:“冶炼铁矿真有这么困难?要是我军士兵能够人人身穿铁甲,何愁不能北伐中原,一统天下。”
习竺道:“铁之所以难练,乃是因为太耗费人力。开采、冶炼、铸造,每个流程都需要大量人手。人力不足,也就只有这些产量了。”
刘贤笑道:“这也未必!若是改良工具,自然也能大大增加产量。”
习竺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道:“此言也不错!先秦时候用地炉冶炼,效率低下。至我大汉,改用平炉和竖炉,铁的产量大大提高,最终彻底淘汰了青铜兵器。及至后汉建武七年(公元三十一年),南阳铁官杜诗制作水排鼓风,使铁的质量也大为提升。此工匠之作,虽是奇技淫巧,却是利国利民,厥功至伟。”
刘贤看了看习竺,笑道:“你身为士族子弟,能看到这点,实是不错。奇技淫巧之中藏着极为深奥的学问!此学问虽不如儒家经典那样可修身养性,但一样能够强国富民。不过以我看来,竖炉尚不够好。若是改用高炉,铁的产量和质量必定更上层楼!”
习竺讶道:“何谓高炉?”
刘贤闻言笑了笑。后世曾经有一段大炼钢铁的时光,很多地方乱上项目,炼出得都是废渣,但刘贤所在的乡镇上的小高炉确实真正练出过钢铁的。后来那段特殊时期过后,高炉废弃,刘贤小时候还去那里玩过,听经历过得老人讲过如何炼钢。
当下刘贤凭着记忆将小高炉的图纸画了出来,每一个组成部分的功能都一一标注清楚,随后交给习竺,对其道:“此炉乃是我军机密中的机密,你可持此物立刻赶赴长沙、桂阳,按图修建高炉,试着熔炼钢铁。炼铁之时,多多听取老工匠们的意见,凡事不可一意孤行。若是高炉建成,练出钢铁来,他日你便是凭此博一个封侯之赏,也未必不可。”
习竺闻言大喜,当即接过图纸,对刘贤拜倒道:“请主公放心,我就算肝脑涂地,也必为主公办成此事。”
众制弩工匠闻言,尽皆大喜,当下回去加紧赶制,花费了十天时间不惜工本制造了一把试验用弩交给刘贤。刘贤拿在手中,试了试分量,约有十二斤重,用手端着,沉甸甸的,作为单兵武器来说,这分量确实不轻了,但也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当下刘贤与众工匠一起来到靶场试弩,二十五步之内,铁制弩矢可穿透铁甲。六十步之内,能够大致精准有效地射中目标。七十步内还有一定的杀伤力。超过七十步,威力就直线下降了。
这已经与普通步弓的射程相当了。而且十发连射,其射速远远超过了步弓。
当然这样一把弩的成本也是普通步弓的三四倍。
但对刘贤来说,便于携带,而又连续密集的火力才是最重要的,成本什么的都是可以克服的浮云。
当下刘贤赐王七等五名制弩工匠各二百亩免税田,赏钱各一万,令众人回长沙赶制连弩。
众工匠领了赏赐,俱各喜不自胜地去了。
刘贤送走了制弩工匠,复又回到城中,问从事习竺道:“我荆州之地,每年可产多少铜铁?”
习竺道:“荆州产铁之处大半都在南阳,如今南阳落在了曹操手里,我军产铁量确实有些不足。幸好这几年加大了开矿冶炼的力度,如今我军每年能产铁三十四万斤,产铜三万斤。”
刘贤讶道:“才这么一点?我荆州如今有三百万人口,居然连人均半斤铁的产能的都没有!!”
习竺道:“这已经不少了!倘若主公能够夺下南阳,那么我军产铁量便能一举超过一百万斤。”
刘贤叹道:“我军每年要铸造两三万件兵器,一千副铁甲,这就要近二十万斤铁。再加上皮甲之上也要镶嵌护心镜,箭簇、弩机、车船、马具等也都要用不少铁料。这三十多万斤铁除去军用和官用,怕是剩不了多少留给百姓了吧!”
习竺道:“主公所言极是!去年用来铸造锄头、铁锹、犁铧、钉耙、菜刀、柴刀、镰刀等民用铁器的铁料尚有三万斤,今年恐怕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不过军中兵器损坏之后也多回收了起来,能修理的就修理,不能修理的就回炉重铸。故而兵器虽然在训练和作战之中损坏的多,但实际损失的铁料却并不多。只要等日后我军武库之中堆满兵器,所有士兵都能有足够的兵器铠甲补充轮换使用之后,便可逐渐减少军用铁料的用量,转而用这些铁料去改善民生了。”
刘贤闻言点了点头,道:“冶炼铁矿真有这么困难?要是我军士兵能够人人身穿铁甲,何愁不能北伐中原,一统天下。”
习竺道:“铁之所以难练,乃是因为太耗费人力。开采、冶炼、铸造,每个流程都需要大量人手。人力不足,也就只有这些产量了。”
刘贤笑道:“这也未必!若是改良工具,自然也能大大增加产量。”
习竺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道:“此言也不错!先秦时候用地炉冶炼,效率低下。至我大汉,改用平炉和竖炉,铁的产量大大提高,最终彻底淘汰了青铜兵器。及至后汉建武七年(公元三十一年),南阳铁官杜诗制作水排鼓风,使铁的质量也大为提升。此工匠之作,虽是奇技淫巧,却是利国利民,厥功至伟。”
刘贤看了看习竺,笑道:“你身为士族子弟,能看到这点,实是不错。奇技淫巧之中藏着极为深奥的学问!此学问虽不如儒家经典那样可修身养性,但一样能够强国富民。不过以我看来,竖炉尚不够好。若是改用高炉,铁的产量和质量必定更上层楼!”
习竺讶道:“何谓高炉?”
刘贤闻言笑了笑。后世曾经有一段大炼钢铁的时光,很多地方乱上项目,炼出得都是废渣,但刘贤所在的乡镇上的小高炉确实真正练出过钢铁的。后来那段特殊时期过后,高炉废弃,刘贤小时候还去那里玩过,听经历过得老人讲过如何炼钢。
当下刘贤凭着记忆将小高炉的图纸画了出来,每一个组成部分的功能都一一标注清楚,随后交给习竺,对其道:“此炉乃是我军机密中的机密,你可持此物立刻赶赴长沙、桂阳,按图修建高炉,试着熔炼钢铁。炼铁之时,多多听取老工匠们的意见,凡事不可一意孤行。若是高炉建成,练出钢铁来,他日你便是凭此博一个封侯之赏,也未必不可。”
习竺闻言大喜,当即接过图纸,对刘贤拜倒道:“请主公放心,我就算肝脑涂地,也必为主公办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