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东吴大势
《谋在三国》作者:幽冥鬼哭 2021-03-30 01:12
北方大地打的不可开交,而长江以南的地方却是一片祥和。可能是因为人类的足迹还没有遍布南方的缘故,所以在三国以前的南方还算是不毛之地。从中华大地有人类活动之后,一直到了西晋时期,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虽然三国时期吴蜀对南方有所开发,但和处在中国经济中心的魏国比起来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因此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在北方的。从西晋末开始,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从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
若是没有吕恒的出现,说不得眼下的江东孙坚说不得已经嗝屁了。可眼下不一样了,因为吕恒的出现,使得孙坚不仅没死反而连他的儿子孙策都活蹦乱跳的。在如此情况下,孙坚在花了很短的时间便已经将江东六郡给全部一统了。若是光是如此也就罢了,因为吕恒的缘故,使得本应单一简单的东汉彻底变的复杂了起来。孙坚也因此在打下江东六郡之后,大力的改变现有江东情况。再一片片原始森林被开发之后,身处江东的百越民族在无树木遮掩的情况下只能无奈走出山林。好一点的被孙坚势力吸收,那些不甘的人却是只能被孙坚无情的镇杀。
本应在历史上受地形武力北伐的孙吴,在眼下却是已然有了足够争霸天下的资本。若是如此也就罢了,眼下的东吴相比于历史上的东吴可是有着极大的不同。在历史上的东吴虽然也是三国之中的一个,可相比于咄咄逼人的蜀汉与势力庞大的曹魏来说,东吴从一开始便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即使有数次反攻的节奏,可相比于六出祁山的诸葛亮与灭蜀的邓艾,这东吴还真的什么都不算。
在原来的历史上,曹操几乎是最早统一北方的诸侯,在当时的中华大地,可不像现在一般。说实话,眼下的中华大地,江南地区不去拖累北方就不错了。也正是因为南方一直没有被开发,所以当时才有了南蛮的说法。而在如此情况下,当时曹操一下子便一统了整个北方。也就相当于曹操的治下,是那时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也是当时的农业的生产中心。而南方因为气候,地形,水土的关系。所以当时的南方大面积都是原始森林,便是好点的地方也都是被水系给覆盖。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在东汉时期,冷兵器时代的王牌却是骑兵,当时南方在完全没有骑兵的情况下只能以步兵或者水兵横行。如此一来南方的步兵便没有北方士兵强壮,所以在正面战场上,南方不能抵挡北方。还有就是北强南弱是中国历史的规律,即使在原先的历史上也一直都是北方南下统一中原。一直到南方被开发差不多的明朝之后,朱元璋在举全汉族之力才以南方之兵向北打通全国。可相比于北方的骑兵无敌,南方的水军便也是北方不能相比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东吴的水军很厉害。可是毕竟在眼下东汉步兵是主要的兵种,而北方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是没有吕恒的出现,说不得眼下的江东孙坚说不得已经嗝屁了。可眼下不一样了,因为吕恒的出现,使得孙坚不仅没死反而连他的儿子孙策都活蹦乱跳的。在如此情况下,孙坚在花了很短的时间便已经将江东六郡给全部一统了。若是光是如此也就罢了,因为吕恒的缘故,使得本应单一简单的东汉彻底变的复杂了起来。孙坚也因此在打下江东六郡之后,大力的改变现有江东情况。再一片片原始森林被开发之后,身处江东的百越民族在无树木遮掩的情况下只能无奈走出山林。好一点的被孙坚势力吸收,那些不甘的人却是只能被孙坚无情的镇杀。
本应在历史上受地形武力北伐的孙吴,在眼下却是已然有了足够争霸天下的资本。若是如此也就罢了,眼下的东吴相比于历史上的东吴可是有着极大的不同。在历史上的东吴虽然也是三国之中的一个,可相比于咄咄逼人的蜀汉与势力庞大的曹魏来说,东吴从一开始便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即使有数次反攻的节奏,可相比于六出祁山的诸葛亮与灭蜀的邓艾,这东吴还真的什么都不算。
在原来的历史上,曹操几乎是最早统一北方的诸侯,在当时的中华大地,可不像现在一般。说实话,眼下的中华大地,江南地区不去拖累北方就不错了。也正是因为南方一直没有被开发,所以当时才有了南蛮的说法。而在如此情况下,当时曹操一下子便一统了整个北方。也就相当于曹操的治下,是那时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也是当时的农业的生产中心。而南方因为气候,地形,水土的关系。所以当时的南方大面积都是原始森林,便是好点的地方也都是被水系给覆盖。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在东汉时期,冷兵器时代的王牌却是骑兵,当时南方在完全没有骑兵的情况下只能以步兵或者水兵横行。如此一来南方的步兵便没有北方士兵强壮,所以在正面战场上,南方不能抵挡北方。还有就是北强南弱是中国历史的规律,即使在原先的历史上也一直都是北方南下统一中原。一直到南方被开发差不多的明朝之后,朱元璋在举全汉族之力才以南方之兵向北打通全国。可相比于北方的骑兵无敌,南方的水军便也是北方不能相比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东吴的水军很厉害。可是毕竟在眼下东汉步兵是主要的兵种,而北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