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辉煌三国章节目录 > 卷八:刘曹联盟 第二五章

卷八:刘曹联盟 第二五章(2/2)

辉煌三国作者:蒲梦寻 2020-01-10 19:54
不可!”

    太尉之职让出后,被封为大司空的杨彪第一时间便出列慷慨激昂地说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前汉之时丞相制度正因其有所疏漏故而废弃,现今虽然逢得乱世可有些特殊手断行事,但复改制度却是有动国本之大事,岂能草率行之?何况正如臣所言,若是现今制度有所不宜之处,则可尽力改善,使得效率增大,充分放权曹大将军,为何必须改变制度?”

    杨彪其实从来到许昌后,对于曹操行事态度便极为不满,他从曹操谦恭的背后,感受到了他的那份隐藏极深的野心。一边在心里暗叹幸好天子并未真正来到许昌受到控制,而是选择了相较而言好太多地刘晔,一边又时常与曹操对立,借自己极大地影响力团结朝中百官,使得曹操许多事情不能顺利如意进行。

    这样的行为,当然也惹得曹操极为厌恶于杨彪,无奈于其影响力太大,是唯一能与袁氏相提并论地“四世三公”之家族,门生故吏极多,曹操自己又得坚持一贯以来的谦逊实诚模样,故而无法治办于杨彪。

    这里又有一个小插曲,相较而言,杨彪之子杨修却是与乃父意见有些差别,他对于曹操却是持着颇为向往的态度,最近更是在游说其父,使他能够前往丞相府中任职……

    “司空此言亦有些不妥!前人所谓规矩。并非定下便要后中规中矩,墨守陈规而再无改变!诸侯并起相争局面下。并非前时那等一统天下,需得以稳定为第一前提之时,那么由能担当之人暂揽权力,先收拾江山,这又有何不可?”

    众人惊讶地想看看究竟是谁竟然改于直言顶撞于杨彪,却不想正是钟繇这位极有名声,岁数也是不小之人。

    “暂时?汝可知请神容易送神难之道理?权力容易放下。但谁能保证大将军以后需要时会随时放弃权位,还于天子?若不能保证,我等百官设置何用,天子又有何威仪?”

    杨彪对于这位敢于倚老卖老,不将他放在眼里的钟繇也是颇为头痛,辨论之术并非他所长,在这个方面,同殿为臣的其子议郎杨修却是强了许多,但因为政见不同,杨彪倒也不奢望杨修进言帮助于他。“将来之事。只要非是先知之人,谁又能准确预见?大将军能者多劳,本就是为了重新使天下归于统一。而使得百姓安和,而今我等与皇上皆属于需得仰仗之时,若连奉迎天子的大将军都不难信得过,这天下可还有能信任之人?”

    钟繇的再次出言顿时引起一片哄然的议论声,而对于这点,杨彪却能反驳不少。

    “此言有过失之处。不说他人,便是幽州牧刘晔,便是可以全心信任之人,若以朝廷名义使其能与大将军联合一起,这收复河山之事又岂会难于着手?”

    而这个说法,也正是对于钟繇言论不满地百官们地统一意思。

    “刘幽州虽然了解,虎据二州,兵员不少,然其问题也出在横跨数州之上!若幽州无刘伯安主事。这等飞地所属本就是无根之木!其四面受敌。自保尚可,若谈进取。只怕数年内无甚可能!而大将军却可先入豫州,再择机收拢洛阳杨奉将军部曲,最后兵向关中,将混乱争战的西凉余部剿灭,可算是所向顺利,现阶段并无明显敌手,与之相比较,就算刘幽州有心,也是能无力于大事也!”

    钟繇自己本身多受了些排挤,故而官职并不高,但他无论是文,还是精于统御之名声在外,当然没有人敢于小视他。而一朝得到发挥,颇有些将欲“舌战群儒”,将众人全数驳得哑口无言意思。

    而他这个看似直言中刘晔地“软肋”举动,也使得最终杨彪与百官虽然多有反驳,却不能拿出实际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明此点,多少显得无力许多。

    曹操冷眼旁观这种争论,将杨彪与钟繇各自划分为区别对待目标,在争论靠一段落,龙椅上的皇帝已然露出少有的为难之色后,他终于再次进谏道:“复兴于丞相制,只能算为试验,若结果能令诸公,则可在以后行为正举,臣有何不妥之处,尽可任由责问,大过更可直接卸职!臣并无多余心思,所为者同样是为早日收复乱战之地而已,还望皇上明察!”

    “大将军既然有此言语,众卿也不必争论,便依进言,由大将军任丞相之职,开府任用属下理事罢!”

    龙椅上的“皇帝”用他那颇有些沙哑的语调说出了这句话,由此可见,他并不认为这是何等紧要之事——反正现今便无甚权力自由可由,那么曹操进言求丞相制度复行,也是只为了名正言顺而已,既然对于他现时地影响可谓极少,他又何必纠缠于此事……

    一句看似简单地话语,不仅结束了杨彪与钟繇无谓的争执,更让曹操极为简单的便在第一次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对此他自己都未想到会如此之快成功。“总算将来可以推脱掉这些,否则便是任何有王位者便是见了丞相,只怕都得恭敬以加……”

    杨彪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肃手回于列中心中默然想道。

    “谢皇上隆恩!”

    在随后进行的正式封册,并加以刻印等诸事上,曹操恭敬地献出了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这位“天子”面前的大礼。然而这等似乎是大喜之事也并未冲晕了他的头脑。

    在皇帝示意免礼后,站起身来地曹操立时进言道:“前次付于安平王之礼仪,因为时间仓促,无论是安平国户藉,还是王者袍服印绶皆未付予,今应补齐。”

    “丞相补办即可……”

    皇帝简略地挥手示意道。

    “亦可加袁冀州为大将军,令冀州牧,代督于青,并二州以安其心。”

    “可……”

    “尚还有最紧要之大事,近日大雪已停,不过一月之后必然天气转睛,此时便可为讨伐于逆贼袁术之机,却需得皇上诏书发于天下,约定于三月十五日大军齐攻于淮南,将此叛党一网打尽,还望皇上恩准!”

    “丞相操劳于诸事,只言于他人,却于自身丝豪不提,果真高义也,臣请于皇上加于丞相武平侯之爵位,以彰其功劳!”

    又是钟繇率先进言道,他倒是明明白白地显露出了自己地立场,而众多欲与曹操结好的官吏也是齐声附和,一时声势极强,而杨彪一干对于曹操渐渐转为极为戒备官吏,在这个问题上却是保持了沉默,爵位这些东西却都是作为奖赏之用,实际利处并不大,而这时反对未必没有将前面曹操地进言请皇帝发诏书讨伐于袁术之事带了进去……

    “既然众爱卿皆是如此意思,便加丞相为武平侯,赐锦衣一件,至于发诏令讨于叛贼袁术之事,请由丞相全权办理,只需最后由朕落印即可!”

    这位不是刘协的皇帝,对于自身的命运会有这般转折,可以坐看以前只能仰视的大官们跪拜于他,他是作梦都未想过的,而现今既然有机会将一切本就不存在的权力让出,使得大事小事不必劳烦于他,只需每日抽些时间定时盖印,闲暇便可享受曹操不惜血本收罗入宫中地佳丽们,而曹操将嫁女于皇帝之事也渐渐传开。

    与这些相比,他实际上对于曹操是有不少感激的,而对于以前的上官赵明与田畴的安排,也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隐秘和禁忌。

    朝中虽然并不乏能看穿此点之人,但他们都清楚一个道理,朝廷君臣一体,若是这位皇帝名不正言不顺,那便失去了利用价值,连带着他们也会变得一文不值,故而这个秘密哪怕是有心投于曹操属下之人,都未有过短时间内报于曹操的想法。

    不论怎样,这位不是皇帝的皇帝之言语以及随后的作为,终于使得大事件的发展变化趋于平稳。

    公元197年三月十八日,刘晔已经在三月初派出太史慈领水军将东海贼一扫而空,贼首王通战死,从此海路再无大规模聚集海贼之后——

    以刘晔、曹操、吕布为主,三家各出兵两万五千,两万,五千合为一军从北面汇于沛国境内萧县,孙策,刘表都派出少量部队参与其中,各自在与袁术势力接临之地先驻守,却委使者前往萧县联军大营,商议选定主帅,以及各自分工等细节问题。

    很快这次以曹刘孙共为一方盟友,讨伐于不知好歹地袁术之战便要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