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刘曹联盟 第二七章 四面楚歌
《辉煌三国》作者:蒲梦寻 2020-01-10 19:54
“讨伐叛逆,非只孤与丞相二人之事,刘荆州偏离此地过远,无论补给还是发兵都极为困难,然而孙将军本就与袁术势力接壤,以前又是为从属之实,却不知仅是千余人马而来,是否因为孙将军忙于在吴地大战连场,收拾同等叛乱不成?”
萧县议盟之后,由于刘晔未去特意争取,故而盟主正副之分很快明了,同时刘晔也因为他的“分兵之计”得到了曹操等人的赞同,故而此次联军总参谋位置却是他难以推脱掉的。
而诸事方才议定,在准备誓师前的第一次会议上,刘晔却是毫不客气的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孙策。
而这句话也让孙策派来本打算表明态度的将领尴尬不已,谁都知道孙策却同样是借着袁术的名号收拢地盘,现今既然选择在其称帝时与之一刀两段,当然应该多显出些诚意来。
这只是从情理方面来说,再从军事角度而论——
“孤与丞相领兵由北分向往攻,顺利则仅需一月左右便可齐围寿春西东方向,而孙将军若从南而发,由曲阿渡江到达徐中县,则可围于东南方向,袁术此时不可能北逃,那么也仅有西南一处算得有隙,何况如此大军分而往之,其无论是分兵防守还是固于一面,都不能挡得三路大军锋芒,值此时刻,何需观望不前,只存安稳打江山主意?”刘晔敢说这句话,却是符合他现在的身份,若是曹操,因为代表了朝廷的态度,现今刚迎奉天子,他也不能表示出凡事自作主张,落下个“挟天子”的骂名,故而说话行事都有些顾忌在内。
有刘晔来说明,同样有着以图万无一失心思的曹操,当然也是表态同意。于是便有了孙策派来将领立即将一千部曲交由副将带领跟随于曹操作战,而他自己则带着数十名亲兵快马赶回江东之地回禀于孙策。
对于刘晔的这两句话。他更是一字不差的转告于孙策……
“原本以为只需表明态度即可,想必曹孟德刚迎天子不会选择于此时与我为难,却不想安平侯成了安平王之后,这言辞却让人更难以招架,未与公瑾商议此事,却是策之失也!”
响应檄文,派兵出征这些事情孙策都未与周瑜商议。现今江东七郡孙策据其四,而会稽郡太守王朗更是与扬州牧刘繇渐有联合一起,共抗发展迅猛,行事果断,杀人毫不留情的孙策态势,故而周瑜便成为了与刘繇相持,多有互相攻击的主将,与孙策分隔一方。
“此事确是伯符有欠考虑,瑜以为伯符现今应当明示与袁术逆贼势不两立,并愿附于安平王以及曹丞相意见。领兵亲自征讨于袁术!我等与扬州牧刘繇之生死相争应会在今年夏秋之季正式开始,正可借此时机,打着支援抗逆旗号由其腹地前往。有大军护佑,再加上刘繇同样响应了檄文,却是找不到借口来攻于伯符!便算是事出万一,却也可凭着大军直接与其相争,未必会输!而吾军名正言顺,刘繇若行此不义之事。又有何脸面见于安平王,拿何等诚意支响应曹丞相之檄文?同理也适用于南面自诩名士,忠于汉室的会稽太守王朗。”
“借机探查敌情。进退皆可。有此万全之计较。伯符可领大军亲征矣!”
接到消息后被召回地周瑜。也不与孙策客气。却是直接表明了他地意见。最后更是下了结论——正可领重兵前往。无论刘繇如何反应都会吃些亏。而此更可以不早早地引起实力强大地刘晔。以及掌握了正统名义必然扩展极速地曹操之反感。和有借口引出讨伐之事来。
“江东七郡。吾已据其四。若是时机得宜。策有信心仅再需两年左右便可完全据得!最终七年而收七郡。而策起家之资仅为父亲余部一千五百人而已。以如此微力能够行得许多人只怕三十年都未必能作得事业。多有赖于公瑾扶持。若无公瑾之智谋统御才能。吾何能有今日成就?公瑾之计如此万全。策自无有不从之理!”
孙策地成功。至少有一半地功劳归于周瑜地帮助。现今仔细听明其中分析。他当然不会有丝毫地犹豫。直接便作出了决定。
于是。便有了四月初孙策领江东之军九千众由秣陵。也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县议盟之后,由于刘晔未去特意争取,故而盟主正副之分很快明了,同时刘晔也因为他的“分兵之计”得到了曹操等人的赞同,故而此次联军总参谋位置却是他难以推脱掉的。
而诸事方才议定,在准备誓师前的第一次会议上,刘晔却是毫不客气的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孙策。
而这句话也让孙策派来本打算表明态度的将领尴尬不已,谁都知道孙策却同样是借着袁术的名号收拢地盘,现今既然选择在其称帝时与之一刀两段,当然应该多显出些诚意来。
这只是从情理方面来说,再从军事角度而论——
“孤与丞相领兵由北分向往攻,顺利则仅需一月左右便可齐围寿春西东方向,而孙将军若从南而发,由曲阿渡江到达徐中县,则可围于东南方向,袁术此时不可能北逃,那么也仅有西南一处算得有隙,何况如此大军分而往之,其无论是分兵防守还是固于一面,都不能挡得三路大军锋芒,值此时刻,何需观望不前,只存安稳打江山主意?”刘晔敢说这句话,却是符合他现在的身份,若是曹操,因为代表了朝廷的态度,现今刚迎奉天子,他也不能表示出凡事自作主张,落下个“挟天子”的骂名,故而说话行事都有些顾忌在内。
有刘晔来说明,同样有着以图万无一失心思的曹操,当然也是表态同意。于是便有了孙策派来将领立即将一千部曲交由副将带领跟随于曹操作战,而他自己则带着数十名亲兵快马赶回江东之地回禀于孙策。
对于刘晔的这两句话。他更是一字不差的转告于孙策……
“原本以为只需表明态度即可,想必曹孟德刚迎天子不会选择于此时与我为难,却不想安平侯成了安平王之后,这言辞却让人更难以招架,未与公瑾商议此事,却是策之失也!”
响应檄文,派兵出征这些事情孙策都未与周瑜商议。现今江东七郡孙策据其四,而会稽郡太守王朗更是与扬州牧刘繇渐有联合一起,共抗发展迅猛,行事果断,杀人毫不留情的孙策态势,故而周瑜便成为了与刘繇相持,多有互相攻击的主将,与孙策分隔一方。
“此事确是伯符有欠考虑,瑜以为伯符现今应当明示与袁术逆贼势不两立,并愿附于安平王以及曹丞相意见。领兵亲自征讨于袁术!我等与扬州牧刘繇之生死相争应会在今年夏秋之季正式开始,正可借此时机,打着支援抗逆旗号由其腹地前往。有大军护佑,再加上刘繇同样响应了檄文,却是找不到借口来攻于伯符!便算是事出万一,却也可凭着大军直接与其相争,未必会输!而吾军名正言顺,刘繇若行此不义之事。又有何脸面见于安平王,拿何等诚意支响应曹丞相之檄文?同理也适用于南面自诩名士,忠于汉室的会稽太守王朗。”
“借机探查敌情。进退皆可。有此万全之计较。伯符可领大军亲征矣!”
接到消息后被召回地周瑜。也不与孙策客气。却是直接表明了他地意见。最后更是下了结论——正可领重兵前往。无论刘繇如何反应都会吃些亏。而此更可以不早早地引起实力强大地刘晔。以及掌握了正统名义必然扩展极速地曹操之反感。和有借口引出讨伐之事来。
“江东七郡。吾已据其四。若是时机得宜。策有信心仅再需两年左右便可完全据得!最终七年而收七郡。而策起家之资仅为父亲余部一千五百人而已。以如此微力能够行得许多人只怕三十年都未必能作得事业。多有赖于公瑾扶持。若无公瑾之智谋统御才能。吾何能有今日成就?公瑾之计如此万全。策自无有不从之理!”
孙策地成功。至少有一半地功劳归于周瑜地帮助。现今仔细听明其中分析。他当然不会有丝毫地犹豫。直接便作出了决定。
于是。便有了四月初孙策领江东之军九千众由秣陵。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