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镇国公府
《大秦之歌》作者:白影主 2021-04-03 05:44
是一个身着粉红衣衫的女子在驾车。
景歌只感觉口中发干,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拳头在不知不觉中用力握紧,指关节发白,站立在小摊前,一动不动,像一座泥塑。
一种奇怪的情绪侵袭了他,是紧张,忐忑和不安。
那个人,真的是他的母亲吗?
那辆简朴的马车停下来,粉红衣衫的少女下车掀开帘子。
景歌呆立在那里,怔怔的看着那个走向她的端庄妇人,眼中瞬间蒙上一层水雾,泪珠不由自主的滑落。
尽管景歌总是大大咧咧的,对所有事都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但是,作为一个孤儿他怎么可能不渴望从未感受过的亲情。
这十八年来,在他梦中不知多少次出现那两道朦胧的身影,他竭尽全力凝视,却总也看不清晰,看不清他们的模样。在那孤儿院里孤独的成长,忍受着别人的冷眼和嘲讽,让他很早就学会隐藏自己的情感。
夜深人静的时候,景歌时常想象着父母的模样,他们一定是很和蔼可亲的,因为某些迫不得已的原因才把自己寄养在孤儿院吧。他从没有生出一丝责怪父母抛弃自己的念头,只是很想见他们一面。
“我很感激你们,给予我生命,让我有机会体验人生百态,看世间繁华。感受光的温暖,水的甘甜,风的冷冽,雪的冰寒。我真的很想念你们,想亲口跟你们说声谢谢。想看一下你们的模样,我会好好孝顺你们,也会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不会丢你们脸的。爸,妈,你们在哪里?”景歌曾躲在孤儿院的角落仰望着无垠的星空低声说着。
在他第一眼见到这个端庄的妇人的时候,梦境中那道身影马上变得清晰起来,和眼前这人重叠在一起。
无需说什么,也无需什么证明,他本能地知道到眼前这人就是他朝思暮想,无数次出现在那朦胧梦境中的母亲。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相同的血液,这是源自血脉深处的呼唤。
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眼泪不受控制的落下来,身体不断地颤动。他张开嘴却像是被一根骨头卡在喉咙,发不出一个音节。
这种浓烈的情感根本无法描述。景歌早就听过上官君月说起大元帅和夫人,然而在他的意识里,这两个人只是别人的父母罢了,所以他并没有多少期待之情。
直到此刻,他才发现自己错了,这个人,就是他在无数次梦中渴望见到的母亲,这种血浓于水的感觉。她就在这里出现了!这一刻,景歌甚至在想:老天爷,是你听到我的话了吗?让我穿越无尽时空回来见到自己的母亲!
身着素色长袍的端庄妇人走到景歌前面,用手抹去他脸颊上的泪水,把他拥入怀中,轻抚着他的头柔声的说道,“傻孩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回来就好,哭什么。”
景歌被她搂入怀中,压抑了十八年的情感毫无保留的释放出来。泪如泉涌,双肩随着啜泣而剧烈抖动,打湿了她一大片衣衫。
卖海棠果的小娘显然见过大元帅夫人,慌忙拉着小宝跪倒在地上行礼,“拜见国公夫人。”
周围的人听到她的身份后,纷纷跪倒在地,参见他们尊敬的国公夫人。
“诸位请起。”夫人拉着景歌的手对他们说道。
“廖妹妹生活上有什么难处尽管到镇国公府找我,今日我儿归来,就不久留,先回府中了。”夫人把那卖海棠果的小娘扶起来,她也记得这小娘是先父部下的遗孀。
那个廖姓小娘呆若木鸡的点头,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景歌,刚刚跟蹲在摊子前闲聊这么久的人竟然是镇国公世子么?!
在众人的注视下,夫人拉着景歌上了马车,粉红衣衫侍女放下帘子,驾车返回镇国公府。
“消瘦了这么多,这三年得吃了多少苦头呀。”景母怜惜的抚摸着他带着泪痕的脸颊。
“娘亲,孩儿刚刚失态了。”景歌想起刚刚自己的模样,在众目睽睽下痛哭,哪里有半分男子汉大丈夫的模样。
“何须在意别人的眼光,听闻你曾摔伤过,遗忘了过去?”景母仔细的查看着他全身上下。
“是。”景歌点头。
“所幸还认得我,以前的事不记得便不记得吧,平安回来就好。”景母握着他的手说道。
“母亲生育之恩,不敢忘记。”景歌说道。
景母闻言微笑着说道,“我儿变了许多,以前可不会这样说话。”
景歌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不再那么激动,只剩喜悦与开心。景母自见到他以来,一直紧紧的牵着他,三年不见自己的儿子。她的思念之情不会比景歌少上一分,一路上不断的询问景歌,宠溺之情溢于言表。
马车在一座府邸前停下来,景歌下了马车,越过台阶望着雕刻着镇国公府四个大字的鎏金大匾,门口蹲着两个威武的石狮子,却无府兵守卫。
有两人出来迎接,他们躬身行礼,“夫人,世子殿下。”
“无需多礼,进去吧。”景母说道。
她牵着景歌,走进府中,景歌发现偌大的镇国公府竟然只有他们五个人。
这是皇帝陛下赐给景青的府邸,位于帝都最繁华的地带,按大秦律法,王公可养府兵三百护卫自己,所以国公府是极大的,住两三百人绰绰有余,屋舍也有数十间,还有独立的花园庭院。为何仅有这两三人。
“我并不需要他们护卫,所以就遣散了府兵下人。闲养着也无用,不如省下些银钱救济那些穷苦人家。等你回来再重新招募便是了。”景母知他心中所惑,边走边说道。
他们穿过前院走廊,进入厅堂中。景母拉着他坐下,指着那个身穿淡黄色衣裙的中年女子问道,“可还记得她?”
景歌茫然摇头。
“她是你兰姨。”景母轻叹说道,又指着另一个头发稀疏的中年男子说道,“账房先生,成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景歌只感觉口中发干,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拳头在不知不觉中用力握紧,指关节发白,站立在小摊前,一动不动,像一座泥塑。
一种奇怪的情绪侵袭了他,是紧张,忐忑和不安。
那个人,真的是他的母亲吗?
那辆简朴的马车停下来,粉红衣衫的少女下车掀开帘子。
景歌呆立在那里,怔怔的看着那个走向她的端庄妇人,眼中瞬间蒙上一层水雾,泪珠不由自主的滑落。
尽管景歌总是大大咧咧的,对所有事都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但是,作为一个孤儿他怎么可能不渴望从未感受过的亲情。
这十八年来,在他梦中不知多少次出现那两道朦胧的身影,他竭尽全力凝视,却总也看不清晰,看不清他们的模样。在那孤儿院里孤独的成长,忍受着别人的冷眼和嘲讽,让他很早就学会隐藏自己的情感。
夜深人静的时候,景歌时常想象着父母的模样,他们一定是很和蔼可亲的,因为某些迫不得已的原因才把自己寄养在孤儿院吧。他从没有生出一丝责怪父母抛弃自己的念头,只是很想见他们一面。
“我很感激你们,给予我生命,让我有机会体验人生百态,看世间繁华。感受光的温暖,水的甘甜,风的冷冽,雪的冰寒。我真的很想念你们,想亲口跟你们说声谢谢。想看一下你们的模样,我会好好孝顺你们,也会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不会丢你们脸的。爸,妈,你们在哪里?”景歌曾躲在孤儿院的角落仰望着无垠的星空低声说着。
在他第一眼见到这个端庄的妇人的时候,梦境中那道身影马上变得清晰起来,和眼前这人重叠在一起。
无需说什么,也无需什么证明,他本能地知道到眼前这人就是他朝思暮想,无数次出现在那朦胧梦境中的母亲。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相同的血液,这是源自血脉深处的呼唤。
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眼泪不受控制的落下来,身体不断地颤动。他张开嘴却像是被一根骨头卡在喉咙,发不出一个音节。
这种浓烈的情感根本无法描述。景歌早就听过上官君月说起大元帅和夫人,然而在他的意识里,这两个人只是别人的父母罢了,所以他并没有多少期待之情。
直到此刻,他才发现自己错了,这个人,就是他在无数次梦中渴望见到的母亲,这种血浓于水的感觉。她就在这里出现了!这一刻,景歌甚至在想:老天爷,是你听到我的话了吗?让我穿越无尽时空回来见到自己的母亲!
身着素色长袍的端庄妇人走到景歌前面,用手抹去他脸颊上的泪水,把他拥入怀中,轻抚着他的头柔声的说道,“傻孩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回来就好,哭什么。”
景歌被她搂入怀中,压抑了十八年的情感毫无保留的释放出来。泪如泉涌,双肩随着啜泣而剧烈抖动,打湿了她一大片衣衫。
卖海棠果的小娘显然见过大元帅夫人,慌忙拉着小宝跪倒在地上行礼,“拜见国公夫人。”
周围的人听到她的身份后,纷纷跪倒在地,参见他们尊敬的国公夫人。
“诸位请起。”夫人拉着景歌的手对他们说道。
“廖妹妹生活上有什么难处尽管到镇国公府找我,今日我儿归来,就不久留,先回府中了。”夫人把那卖海棠果的小娘扶起来,她也记得这小娘是先父部下的遗孀。
那个廖姓小娘呆若木鸡的点头,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景歌,刚刚跟蹲在摊子前闲聊这么久的人竟然是镇国公世子么?!
在众人的注视下,夫人拉着景歌上了马车,粉红衣衫侍女放下帘子,驾车返回镇国公府。
“消瘦了这么多,这三年得吃了多少苦头呀。”景母怜惜的抚摸着他带着泪痕的脸颊。
“娘亲,孩儿刚刚失态了。”景歌想起刚刚自己的模样,在众目睽睽下痛哭,哪里有半分男子汉大丈夫的模样。
“何须在意别人的眼光,听闻你曾摔伤过,遗忘了过去?”景母仔细的查看着他全身上下。
“是。”景歌点头。
“所幸还认得我,以前的事不记得便不记得吧,平安回来就好。”景母握着他的手说道。
“母亲生育之恩,不敢忘记。”景歌说道。
景母闻言微笑着说道,“我儿变了许多,以前可不会这样说话。”
景歌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不再那么激动,只剩喜悦与开心。景母自见到他以来,一直紧紧的牵着他,三年不见自己的儿子。她的思念之情不会比景歌少上一分,一路上不断的询问景歌,宠溺之情溢于言表。
马车在一座府邸前停下来,景歌下了马车,越过台阶望着雕刻着镇国公府四个大字的鎏金大匾,门口蹲着两个威武的石狮子,却无府兵守卫。
有两人出来迎接,他们躬身行礼,“夫人,世子殿下。”
“无需多礼,进去吧。”景母说道。
她牵着景歌,走进府中,景歌发现偌大的镇国公府竟然只有他们五个人。
这是皇帝陛下赐给景青的府邸,位于帝都最繁华的地带,按大秦律法,王公可养府兵三百护卫自己,所以国公府是极大的,住两三百人绰绰有余,屋舍也有数十间,还有独立的花园庭院。为何仅有这两三人。
“我并不需要他们护卫,所以就遣散了府兵下人。闲养着也无用,不如省下些银钱救济那些穷苦人家。等你回来再重新招募便是了。”景母知他心中所惑,边走边说道。
他们穿过前院走廊,进入厅堂中。景母拉着他坐下,指着那个身穿淡黄色衣裙的中年女子问道,“可还记得她?”
景歌茫然摇头。
“她是你兰姨。”景母轻叹说道,又指着另一个头发稀疏的中年男子说道,“账房先生,成叔。”